在北京市海淀图书城的一家计算机类书店里,仅3月11日一天,中文版WORD2000类书籍销售了56册,而UNIX类图书销售了39册。图书销售似乎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天。作为商品的一种,图书销售也有它自己的变化规律。
据不完全统计,自然科学类图书(数学、物理、化学等)的销售最高峰出现在每年元旦前的12月;而人文社科类图书(文艺、社科、一般读物)的销售高潮出现在每年3月,低谷是相同的2月份。少儿课外读物在暑假销售较好。计算机类专业性图书的销售变化和人文社科类基本相同。
图书销售在2月出现低谷,主要受到两个原因的影响。一是春节前后,人们的生活精力转移到生活消费和休假消费方面。此时宾馆、大型商场和旅游热点成为人们前往消费的主要场所。虽然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图书大厦也十分热闹,但是和春节前夕各大商场汹涌的人潮相比,自然大为逊色。二是作为主要消费群体的学生,在2月一般都在放寒假。经过一年紧张的学习,在寒假这个休息时间里,很少涉足于书店这样的场所。北京这样高校云集的城市,图书销售受到高校学生离校的影响非常大。北京风入松书店靠近北京大学,在寒假期间客流量减少到平时的20%左右。
3月的高峰也是共同的。新学期伊始,学生们总是必须根据新的学习进度购买一些自己需要的书籍。学生客源占到56%的北京国林风图书中心,连续两年的3月都是全年销售额的顶峰。而且,之所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图书都在此时共同攀升,和出版社的出版频率也大有关联。最近几年,由于北京图书定货会的成功,许多的出版社都将定货会作为自己每年度的出版重点阶段。书店在定货会上定购的书籍,一般都在春节后的2、3月份到货。一时间,书店里的图书品种突然增加了几百甚至上千个,销售量的增长是十分自然的。购买者和出版者共同造就了3月这个图书销售的黄金季节。
而这几年在图书领域炙手可热的计算机类图书,每年的销售高峰也是出现在3月和9月的新学期伊始之际。在北京海淀图书城电子科技书店里,3月的一个普通周六,零售额即达到了7万元码洋。而在7、8月份,虽然是假期,零售额减少了,但学校装备图书馆和配书又比较集中,整体的销售额并没有大幅度的降低。这和计算机图书市场的持续发展有关。由于1999年席卷大江南北的网络热潮,目前关于图形图像和网络技术的书籍又成为了计算机迷们的新宠。1999年几大计算机图书出版社的销售码洋均有20%甚至更高的增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计算机图书市场,什么是制胜的法宝呢?北京海淀图书城电子科技书店的业务经理黄斌谈到:“宣传力度、封面设计、印刷质量和品牌效应都是读者在选择内容基本相同的图书时主要比较的因素。这一点各出版社都在不断的改进中。而编辑素质和眼光则是对出版社图书销售影响更大的力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关于网页制作的图书几乎没有出版的时候,经常有读者来询问图书信息。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巧学活用FLASH4》销售得就异常火爆。”
自然科学类图书的销售则从3月起一直都呈上升趋势。由于自然科学类图书并不是所有的书店都有比较齐全的品种,所以主要都集中在一些大城市比较固定的书店,购买这些图书的读者则主要是学生和自然科学工作者以及图书馆。和人文科学不同的变化曲线之所以出现在夏季,就是由于购买人群的不同造成的。由于自然科学类图书的专业性较强,购买者往往需要比较深入的了解,所以在夏季各种会议频繁在各地召开之时,这些读者会专门来到对口的专业书店进行大规模的采购。
自然科学类图书的销售高潮出现在12月,主要得力于图书馆、科研机构等单位的集体购买行为。由于每年的图书购买资金有限,图书馆和科研机关等单位,一般不愿意盲目购买图书,而比较倾向于在全年的出版物中挑选自己最需要的购买。所以,他们的购买行为大都在年底进行,造就了12月图书销售的暖冬。